東卯山10/4/2025~年輕人爬山趣登山協會/年輕人登山隊 2025/11/13
東卯山,海拔1692,位在台中市和平區,為谷關七雄之一,排行第五。山頂視野遼闊,擁有360度的展望,登頂後,可一覽鳶嘴、稍來、新山、馬崙山、八仙山、唐麻當山等山巒稜線等山景,山頂上有數座大型微波反射板,其用途作為延伸行動通訊及電視台訊號的輔助設施。東卯山之登山步道,早期為台電保線道路,沿途會經過三座電塔,其山徑一路平緩且清楚,並在陡升路段,會以之字型的緩坡因應,路線難度簡單且輕鬆,適合新手入門。
10月第一個週六,年輕人爬山帶領大家前往位在台灣中部的谷關七雄之一的東卯山。天氣多雲午後陣雨,早上06:30 在台北車站東三門集合,領隊分別是義峰、Nabu,在台北到齊後,我們就坐上專車前往桃園及新竹接其他夥伴,適逢週六假日,高速公路車潮多,因此車程時間略長。
停車場下車,進行隊員整裝、暖身、行前說明。領隊Nabu,說明行前資訊與人員調查,內容提到今日行程距離、時間、上升高度,預計大休息點,及天氣午後下雨的時間點,並請大家做好大致晚上6點才能回到停車場場的準備,而其中有趣的調查是詢問隊員的睡眠時數調查,藉此了解成員體能狀態以評估是否有需要特別留意的部分。
停車場出發,行經大道院斜坡入口,不上切續前行,前方明確的東卯山方向指示牌。隨後進入產業道路水泥與土路混合緩坡上行,續行一公里即可抵登山口。
抵東卯山登山口,進行大合照與休息,隨後續行。此時有團員攜帶無人機來飛行紀錄,並且展示讓飛在上空的無人機,只要操作者伸手平放,即可讓無人機自動降落手上,其次,功能還有能跟隨隊員行進並持續飛行紀錄,這些操作及科技讓不少團員感到不少驚喜。東卯山登山步道為昔日台電保線道路,因此路徑平緩清楚且好走,途徑二座大電塔,電塔的座落位置都處於開闊展望之處,望向遠方可俯瞰山勢綿延的景色,行徑正下方,抬頭仰望感受巨大,算是一路上醒目的地標與紀錄點。
行徑東卯山西峰,海拔1095公尺,位在步道路徑上,有三角點,無展望。
抵2k涼亭,進行午餐及大休息。行程至今,隊員狀態良好無異狀,涼亭是可供約20人的休息點。
涼亭出發,前進50公尺會遇到第三座電塔,有別於前兩座是底部直接鋼構架起,第三座是一座底部為十字形水泥柱的底座而起的電塔,須小心留意頭部撞到水泥底座的突出部位,因突出物在行徑路線上。之後東卯山登山步道的前5K是相當好走,遇到陡升路段,路徑轉為之字形上行,期間走走停停,讓大家也不會太累,其步行節奏十分順暢。而沿途遇到有山友下山,觀察其衣著,不少有越野跑者來此運動,一般山友也多是輕裝小包至此登山健行。之後於上山頂前有一段大石頭路段,是有拉繩與岩石地釘去協助山友方便通行,但須留意部分大石,不要輕易觸碰依靠,因為上面有很多螞蟻,不時就會爬到手臂上來,通過此段路後即將抵達山頂。
抵東卯山山頂,進行休息及大拍照。此時山頂天空白牆一片,水氣籠罩四周,已無展望。遙望遠方雲層積厚,且陸續往此飄移,領隊義峰評估不久即將要下雨,因此督促大家盡快拍完照及集體下山。
下山返程。回程通過巨石段,有隊員因來時有碰到巨石上的螞蟻爬上手臂的經驗,因此擔心再發生,於是通過時,變得更為小心謹慎與緩慢。有時回程下山,是比上山更慢的。因為有的隊員,對於下坡行走或或落差較大的地形通過,於在下山時,就會出現變得不擅長行走的狀態,而變得更加行動緩慢,這時需要介入協助他如何行進,以便加速下山的效率。開始下起雨來了,隨著與滴一滴滴開始地在身上,大夥得步伐變得更為積極,希望能盡快離開這片山域,並同時拿出雨傘與雨衣穿著。抵2k涼亭,在此進行最後大休息,之後一口氣下山至停車場坐車。
撰寫者:張哲瑋 Nabu
活動日期:2025.10.04
活動區域:台中市和平區東卯山




